国产航空发动机有望在未来10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第52届巴黎国际航展现场,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与中国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同台亮相,双方展出了多款即将合作生产的航空发动机产品,其中包括D-18T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与此同时,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也已传来,乌克兰和中国正在简化移民签证办理程序,这无疑为有意落户中国的乌克兰航空发动机专家开辟了绿色通道,根据乌克兰方面的消息,2020年前将有2000余名航空发动机技术专家来华,以推进马达西奇和天骄航空合作项目顺利进行。
▲第52届巴黎航展现场,马达西奇与天骄航空同台亮相
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与天骄航空的合作协议于2016年9月正式签署,按照合同框架,马达西奇公司将与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公司旗下的重庆天骄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展开合作,重庆天骄产业基地建成后将投产包括安-225重型运输机的D-18T涡扇发动机、教练-10教练机的AI-222-25涡扇发动机、TV3-117VMA-SBM1V涡轴发动机以及AI-450S系列涡桨发动机等多型发动机,马达西奇重庆基地的落成,基本解决了国产高级教练机、运输机、直升机、无人机的动力问题,同时还将带动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的整体发展。
▲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参观重庆天骄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而至于2000余名乌克兰航空发动机技术专家及其家属来中国安家落户一事,其意义不亚于上世纪60年代苏联专家来中国援助建设那次。彼时大批苏联专家来华支援新中国的建设,而此次乌克兰专家来华将直接助力中国最薄弱的航空发动机工业。
▲全球第二大飞机安-225(第一已经被美国“同温层发射”双机身飞机夺走)
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事实是,现阶段中国航空发动机和美俄英法航发至少存在20-30年的差距,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非常小,想要在短期内缩小这个差距,除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外,还必须依靠外部力量的帮助,马达西奇一次性将产品、技术、人才全部输出到中国,无疑将帮助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实现快速发展,同时促进行业间技术转移,帮助中国航空工业尽力尽快缩小与欧美之间的差距。毫不夸张地说,此次大批乌克兰航空技术专家来中国,将使得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至少少走10年弯路。
更多军事文章请关注军机图微信公众号:JJT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