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韩系车以及韩国足球,中国实际上多少年来都处于劣势,男足输给谁都在意料之中,然而国产车不敌韩系车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
2017年3月24日晚,国足在长沙贺龙体育场1:0力克韩国队,拿下了12强赛一场至关重要的比赛。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比赛是中国男足在后高洪波时代取得的第一场抗韩胜利,也是中国男足在2010年东亚四强赛3:0韩国之后取得的又一场胜利。男足在风口浪尖之际拿下韩国的意义已经无需多言,此战之后,中国男足多年来的恐韩症可以说基本被治愈。
说起“恐韩症”,球迷首先想到的是国足,而我们汽车媒体人的第一反应却是自主品牌汽车。和德系、美系相比,韩系车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算长,不过后来居上的韩系车很快凭借较高的颜值、经济的油耗和耐用的品质赢得了很多中国消费者的信赖,以现代起亚为主力的韩系车很快在中国市场开拓了一片疆土。韩系的崛起对德日美系并没有带来多少冲击,但起步较晚的国产车却深受影响。
韩系车对国产车形成重大威胁的主要原因在于,韩系车的市场定位和国产车非常相近。直白点说,国产车靠价格打天下,而韩系车的杀手锏除了价格以外,还有品质和品牌,在韩系的重压之下,国产车在A级车领域长时间受到压制,久久难以抬起头来,这一切像极了十年前韩国男足对中国男足的窒息性压迫。但在近年来,随着国产车品质和口碑的提升,韩系车杀遍中国市场的“廉价杀手锏”也开始变钝,在同级别家轿的比拼中,国产的帝豪、艾瑞泽、逸动已经慢慢追了上来,再加上起亚K2自己作死,韩系廉价车在中国车市的竞争力已经大不如前。
二月的销量数据显示,帝豪、宝骏310的销量已经超过现代朗动和起亚,而排在之后的吉利远景也赶了上来,自主品牌正在慢慢完后对韩系的赶超。当前,受大环境的影响,韩系车不会在短期内有强劲上升的势头,这正是自主品牌完成超车的最佳机遇。在廉价车细分市场完成对韩系车的赶超之后,国产车下一步需要做的是在中级车市场赶上韩系车,虽说韩系中级车背着“X丝有三宝,K5索8迈锐宝”的戏谑,但这至少说明韩系中级车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毕竟自主品牌在中级车还没有拿出一款获得市场认可的车型,等到有一天博瑞能卖过K5,我们才可以拍着胸脯说国产车抗韩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