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汽车行业的差距,尤其是中国国产车和世界汽车强国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无论是家轿、SUV还是商务车等,中国国产车目前还没有真正完成变速箱、汽车平台的大部分原创设计,更多的是购买,甚至抄袭。再微观一点的讲,汽车的涡轮增压器、空气循环系统或多或少都有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身影,而几乎没有中国企业的作为,霍尼韦尔这家公司在美国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空气循环系统的组建上也有参与。而中国似乎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就像是不知道罗罗公司一样,虽然他有可能知道劳斯莱斯。
这是国外的一辆公路清扫车,给我们的感觉是绿色环保,很干净甚至有一点像是移动式售货车。这个车看上去并不是科技化多么浓厚,至少让我们看到了非常城市化的设计。再来看看我们的:
很明显的就是“堆砌感”,明摆着就是一厢式货车直接改造而来,有很明显的工程车印象。这样的改造缺少想象力,缺少城市化改造,密封性的设计感基本看不出来,整体感觉也不是很好。
这样的是我们早期使用的公路清扫车,充满了想法,但是这种想法是不是符合21世纪呢?不过至少很有想法。
这是日本的公路清扫车,有很强的工程感,没有欧洲那种城市化塑造,不过集成化很好,似乎还有多功能配置。
这是国外的微型清扫车,看上去就是“格格都入”,尤其是外形设计很干净,很城市化。这样的清扫车在中国的超市也有类似的,不过那些车子是不是国产的就不好说了。
这样的清扫车,在国内很少见,有想法,有设计,更有机械思维在里面。
这是中国一些厂区使用的清扫车,注重了实用性,但是没有了想法和创意。实际上我们来看,中国的清扫车很多时候都是改造或者独立一个公司专门做环卫车辆。但是在国外,这些车很多都是一些汽车厂商的一个分支。他们利用自己雄厚的造车经验进行的一次独立设计,体现的是整个造车工艺的水平。实际上在中国的箱式货车领域,受到了日本五十铃的影响,所以这样看中国的造车水平不但难以和西方强国比,就算是想法和造车匠心都还没达到同一水平线。说得好,我们差了人家十年,说不好是一代人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