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迈锐宝XL的上市,车身轻量化又被人说起。数据显示,迈锐宝XL相比于上一代车型的重量减小了240斤!这个瘦身很成功,然而迈锐宝不是少女,汽车的主要参数之一的安全指数是否会受到影响呢?我们知道,汽车的主动安全和驾驶员的技术、ESP、碰撞预警、偏离预警、ABS等有很大关系。而在汽车的被动安全上,可是说就是“拼车”了,其中包括汽车的外部尺寸、质量、车身强度、气囊、气帘等等,不得不说气帘应该是必须普及的,多少驾驶员或者乘客是因为头部损伤导致身亡的?那么车身的质量到底对汽车安全有什么意义呢?车身轻量化真的百利而无一害吗?
所谓的车身轻量化,这其中涉及了更好的焊接技术、材质、结构上的优化处理。其中不乏一些高端的词汇,MIG焊接、MDO细节优化,然而根据牛顿定律我们清楚的知道,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车子轻说明加速度快,两车相撞质量轻的车内乘客损伤概率更大。更简单地说:两车相撞和碰撞测试试验不同,碰撞试验的时候被撞物是不动的,这个时候汽车的安全性和质量是没多大关系的,然而现实世界里,1吨重的尼桑骊威能撞过1.7吨重的福特蒙迪欧吗?相信结果大家都很清楚。
还有就是很多车企,一直在说自己使用了高强度钢而不是直接说使用了硼钢,因为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高强度钢的屈服强度在1370MPa(140 kgf/mm2)以上,而硼钢的屈服强度高达1800MPa。所以,所谓的良心是哪些车企能够把A柱用上硼钢再来说对得起消费者吧。
车身轻量化自然是好处多多,然而是为了燃油经济性、降低风阻、增加操控性而想到的车身轻量化,还是真的是为了技术的提升和产品的品质,这一点是决定一部车是否真的居于哦i技术含量的关键。如果只是因为增加操控、省油而让车身轻量化充当炮灰,那消费者的安全谁来保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