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强制配置日间行车灯,日间行车灯这种对行车安全不可或缺的配置被很多汽车厂商所忽略。在国内,只有中高级车才配置有日间行车灯,而对于大多数10万元以下的车辆,日间行车灯更像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日间行车灯的车主也是各显其能,有的自己去加装日间行车灯,有的则干脆打开示宽灯来充当日间行车灯。在一部分人看来,示宽灯就是日间行车灯。那么,示宽灯真的能代替日间行车灯吗?二者又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日间行车灯不是装饰灯具,而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配置
日间行车灯,指的是安装在车辆车头两侧用于在白昼提醒前方车辆本车存在的灯具,日间行车灯不是照明灯,而是一种标示车辆位置的信号灯。开启日间行车灯之后,可以增加车辆的辨识度,提醒前方车辆及行人注意后方车辆。
造型独特的日间行车灯
很多人可能会想不明白,大白天的开什么灯,这不是费电吗?的确,在驾驶员的视角,一般情况下,白天开车视线很好,看前方车辆都看得很清楚,但是你能看得见别人不意味着别人也能看见你啊: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夕阳下顺光行驶,你看前车看得很清楚,但是在前车驾驶员的后视镜里,根本看不清你的车。同样,在你的后视镜里,你也无法看清后车,一些事故往往就在这时发生了,但如果你的车和后车都打开了日间行车灯,那么因视线不佳引起的事故就会大幅度减少甚至可以避免。国外的研究数据表明,配备日间行车灯之后,车辆意外事故率可降低12.4%,由此引发的人员死亡率则可以降低26.4%。
雾霾天气,是否打开行车灯对前车判断非常关键
除了上面提到的顺光行驶情况,我国越来越多的立交桥、雾霾天气也对车辆的辨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在进入立交桥下的一瞬间,眼睛的眼睛会经历短暂的明暗交替,这个期间驾驶员的眼睛要适应桥底较暗的环境,如果后车没有安装日间行车灯的话,前车驾驶员一时无法判断出后车的相对位置,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在雾霾较严重的白天,前车对后车的位置判断也会因为空气浑浊而发生偏差,而如果安装了日间行车灯之后,后车辨识度增加了,前车驾驶员判断起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就简单多了,对行人也一样。因此,安装日间行车灯不仅对减少车辆之间的碰撞事故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减少车辆与行人之间的意外碰撞事故。
国外街景,可见在能见度极佳的情况下,许多车辆依旧开着日间行车灯
比起日间行车灯,示宽灯的普及程度要高很多。示宽灯,也叫示廓灯,是指安装在车前以及车后最高处的灯具,它有点类似于安装在飞机左右两翼尖的防撞灯,主要用于在黄昏、阴天、雨雾天气等时段行车时表明汽车的宽度和高度,以便车辆在会车及超车时判断出彼此的相对位置及车辆体积,通常情况下示宽灯的颜色为前白后红。
安装在车辆尾部的示宽灯
与日间行车灯不同的是,示宽灯使用的灯泡多为卤素灯泡,而日间行车灯使用的是LED灯源。卤素灯泡虽然比钨丝灯泡寿命长,但是与LED灯源相比,卤素灯泡存在着耗能大、故障率高、长时间使用灯丝易熔断等缺点,而日间行车灯是和发动机联动的,在非手动关闭的情况下,只要发动机启动,日间行车灯就会随之启动,直到发动机停止工作或者夜间近光灯打开,日间行车灯才会关闭,因此,使用卤素灯泡的示宽灯并不适合长时间作为日间行车灯使用。除此之外,示宽灯的发光强度和日间行车灯不同,在某些情况下,示宽灯可能无法起到日间行车灯的作用。
安装在轿车前部的示宽灯(图中蓝圈)
日间行车灯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在目前的设计中,示宽灯是无法全面代替日间行车灯的,否则欧盟也不会在2011年起强制所有出厂新车安装日间行车灯了,因此,不建议大家长时间将示宽灯当日间行车灯使用。
与LED灯源相比,卤素灯泡存在着耗能大、故障率高、长时间使用灯丝易熔断等缺点
和其他汽车安全配置一样,日间行车灯也需要法律强制规定才能实现,因为交通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部分车辆安装了日间行车灯,而其他车辆没有还是没有安装的话,那么日间行车灯的作用还是无法100%发挥出来。我们在期待国家法律完善的同时,也要从自身做起,安装有日间行车灯的车辆,尽量在白天行车时打开日间行车灯;没有原装日间行车灯的车辆,可以选择正规汽修店加装合格的日间行车灯,或者至少在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打开示宽灯,与修车甚至住院的费用比起来,开日间行车灯消耗那点儿油费根本算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