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发生在沪宁高速的数十辆汽车连环大追尾事故几乎霸占了所有国内媒体的头条。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环球网报道了一篇题为“英逾半数新车配自动驾驶 碰撞预警受青睐”的文章。报道指出,2015年英国58%的新售车辆都装有碰撞预警系统。同时看到这两条消息的感觉真是五味陈杂,如果国内车辆都配备有碰撞预警系统,类似的重大事故是不是就有可能减少或避免呢?
沪宁高速多车追尾现场
在很多“老司机”看来,半自动驾驶技术就是鸡肋一样的存在,科技再怎么发达,也不如老练的驾驶技术有用,可是这次的多车连环追尾事故已经证明了一点:仅凭驾驶技术已经很难躲过类似的车祸了。在汽车数量飞速增长的未来,碰撞预警、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半自动驾驶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并减少拥堵和排放。
碰撞预警系统通过雷达扫描前方实时路况
首先来说碰撞预警系统。碰撞预警系统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碰撞预警系统功能还比较单一,只能通过雷达对行车前方的区域进行实时扫描,然后将可能发生碰撞的危险信号通过声音、图像等形式传递给驾驶员,提醒驾驶员提前采取制动措施,以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之后,如今的碰撞预警系统已经比较完善,当汽车以65km/h以上时速行驶并与前车距离过近时,碰撞预警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及时提醒驾驶员制动,如果驾驶员依旧没有采取制定措施,那么碰撞预警系统将采取自主制动措施,同时触发刹车尾灯,提醒后车注意减速,从而避免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
驾驶者可根据驾驶习惯和实际需求自主调节碰撞预警系统设置比较适合高速行驶
与碰撞预警系统一样,ACC自适应巡航技术也是半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意为自适应巡航控制)自适应巡航系统一般会在车速高于30km/h的情况下起作用,在自适应巡航系统开始工作后,系统会根据设定的车速自动调整与前车的距离,以保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如果在自主巡航过程中前车突然制动,那么自主巡航系统也会做出反应,激活碰撞预警系统自主制动并及时提醒驾驶员接管车辆。自适应巡航系统可大幅降低驾驶员的行车疲劳,还可使驾驶员轻松实现高速行驶中的跟车动作。
自适应巡航系统可根据与前车的距离自主调节巡航速度
相较于碰撞预警系统和ACC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保持系统在自主安全方面的作用没有那么大,不过车道保持系统在防止汽车变道等方面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时速65km/h以上且驾驶员没有打开转向灯的情况下,如果汽车的行驶路线偏离了预定车道并有越线变道趋向时,车道保持系统就会通过转向系统对方向盘施加一定的回正力,并通过方向盘震动等方式提醒驾驶员及时纠正行车方向。不过这套系统对路况的要求较高,在雨天、雪天、车道线不明显等路况下,车道保持系统的作用将会大打折扣。
车道保持系统可自主回正方向盘,保持正确的车道
尽管上述系统对提高行车安全作用显著,而且在预防高速追尾等事故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国内只有中高配置的车辆才有这些系统,毫无疑问,这对道路交通安全和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很大的不利因素。我们成天喊着要建设车联网,但却不重视这些构成车联网的这些基础要素,那么安全、绿色的智能交通系统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