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落水后车内乘员的逃生问题一直是汽车界难以解决的难题之一,尽管4年前北京城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车辆落水自动开启门窗这样的技术为公众所知晓,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项技术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开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落水后从车内逃生的方法就无外乎砸车窗、开天窗以及从后备厢逃生这几种方法了,在这几种方法中,后备厢逃生方法是流传最广的,那么这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逃生方法究竟靠不靠谱呢?
车辆落水自动开启门窗技术目前还没有推广开来
先来说说网上某些专家说的后备厢逃生方法汽车落水后如果车门无法打开,选择从后备厢逃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体步骤是先从前座挪到后座,然后放倒后排座椅,再从后排钻入后备厢中(请180以上的三厢车车主选择性忽略),最后拧开后备厢内的逃生装置,打开后备厢逃生。
后备厢逃生演练过程
在理想状况下,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这里的理想状况指的是:时间充足、后备厢空着、车头先下沉、后备厢逃生开启装置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打开,最重要的是,车主的身材能够从放倒的后排座椅钻至后备厢。对一些身材高大、体型壮硕的车主来说,三厢轿车后排座椅放倒的空间似乎不是那么容易钻过去。
遇到这样的后备厢逃生开启装置,再娴熟的后备厢逃生技巧都然并卵
相比上面的理想状况来说,实际遇险时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一些,就拿2012年7月21日北京广渠门桥下那场突降的暴雨来说,当时有5辆车被特大暴雨形成的内涝淹没,这样的情况和车辆坠河落水的情况还不同。由于现在的汽车大多是引擎前置设计,因此车辆落水后下沉的先是车头,车尾不会立即下沉(后备厢有重物除外),落水后车内成员还有一定的逃生时间,从车厢后门和后备厢都可以逃生。但是像广渠门下那样的情况下,车辆整体被淹没之后,后备厢和车门一样,都会因为车外压力过大而无法打开。
2012年7月21日北京广渠门桥下的特大内涝淹没了多辆汽车
除了外界因素的影响之外,车辆自身的状况也会影响到后备厢逃生的成功与否。比如,落水时后备厢是否空着、后备厢有无内部开启装置、逃生开启装置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徒手打开等等。
并不是所有的后备厢安全逃生阀都像图中这样容易打开
由于后备厢安全逃生装置最早是由美国强制推广的,而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并没有这种强制性规定,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轿车都安装了这种安全逃生开启装置,比如奥迪A4L后备厢内就没有设置这种安全逃生装置。
奥迪A4L后备厢并没有安全逃生阀
此外,一些轿车的后备厢安全逃生阀设计不是很合理,安全逃生装置开启阀门被设计在锁盖内,需要专用的工具才能打开;另外一些则采用了隐藏式设计,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半天还找不到;大多数安全逃生阀都没有荧光设计,在漆黑一片的水下环境中,看不见的安全逃生阀和没有安全逃生阀没有什么两样,而设计复杂的安全逃生阀同样等同于形同虚设,会浪费落水乘员宝贵的逃生时间。
这种隐藏式的安全逃生阀需要专用的工具才能打开,紧急情况下实用性几乎为零
综上所述,后备厢逃生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这种方法也受到了很多条件的限制,因此这种逃生方法只能作为危急关头的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逃生。如果想要未雨绸缪给自己加一道安全保险的话,最好的选择在车内配备一把专用安全锤,在落水后可以砸开车窗玻璃,迅速从落水车辆中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