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交通部门的一项数据显示,摩托车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十万分之450,而轿车的这个数据仅仅是十万分之0.19,这相差的倍数可以用“巨大”来形容。而在摩托车的交通管理中,因为很多的摩托车没有牌照、驾驶员没有通过考试、超速、超载等情况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这也就让一些地方采取了限制摩托车特别地段行驶的措施。
实际上,中国的“限摩史”已经长达30余年。在过去的30年中,加入“限摩”的城市也越来越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全国限制摩托车上路的城市已经超过200个,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当年禁摩的起因是这样的,1985年,某报刊发了一篇文章,文章认为摩托车的污染远大于汽车,随后以摩托车加剧空气污染、安全性低、造成社会治安不稳定为由开始限制摩托车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不再给市区新购摩托车上牌、允许郊区的摩托车上牌,但仅限于在郊区行驶等等。
牌照是亮点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当年以排放超标去限制摩托车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在摩托车发动机技术整体较落后的80年代,很多企业的摩托车发动机尾气处理做的非常差,虽然很多摩托车的排量只有轿车的1/10,但是排放的污染物却超出轿车的2—10倍,给污染本就十分严重的城市空气造成了更严重的污染。
限摩的原因很多,比如摩托车造成城市道路拥堵、“飞车党”造成社会治安不稳定、摩托车事故多发,安全隐患多等等。诚然,由于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很多摩托车驾驶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骑行,也时有超速行驶导致的摩托车车祸发生,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安全意识的缺乏和管理的疏忽导致了摩托车事故的多发
讲道理,杂七杂八的摩托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对城市的形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无牌照、无驾照上路的摩托车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但是退一步讲,以这些“限摩”城市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还没到取消摩托车就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地步。
笔者2016年年初在重庆中心城区拍到的照片,摩托车可以正常行驶
放眼全球,很多国际性的大都市都没有“限摩”政策,不管是浪漫之都巴黎还是时尚之都米兰,都可以看到灵巧的摩托车穿行在都市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日本、泰国等国的大城市也都没有限制摩托车进城的规定,而在我国像重庆也都允许摩托车在中心城区行驶。
骑摩托车出行的巴黎市民
限摩也给摩托车行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影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5月上旬发布的全国92家摩托车企业月度经济指标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摩托车生产企业工业生产总值、营业收入、利润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较往年同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和缩水,二轮摩托车的三大类产品——弯梁式、跨骑式、和踏板式摩托车的产销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2016年4月全国摩托车生产企业销量前10位排名情况
“限摩”影响的不仅会影响国内摩托车企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对摩托车工业的整体实力以及摩托车出口方面的竞争力造成严重的影响。众所周知,相比汽车出口,我国的摩托车出口要发达许多,但是受到“限摩”的制约,很多摩托车企业的生存状况十分堪忧,投入新型产品研发的资金自然捉襟见肘,这样就导致这些企业很难拿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去和国外的产品竞争,销量上不去,生产线开动不了,摩托车生产企业拉动就业就成了问题,可见“限摩”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多么深远。
摩托车是现代城市多层式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面完善与摩托车发展的交通法规,推进摩托车驾照考试普及化、规范化,宣传安全骑行、加大对超速骑行的打击力度,甚至限制日常摩托车行驶速度才是解决摩托相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