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于韩系车而言是动荡不断的一年,先是上半年销量惨遭“滑铁卢”,以北京现代为例,半年累计销量30.1万辆,同比下跌42.4%。此时日系车趁机抢占市场份额,国产车也借机上位,韩系车的“惨状”一度可以和法系比拼。
但是留意车市信息的网友不难发现,自7月起韩系车销量逐渐回暖,10月北京现代销量达到80016辆,新途胜、新名图、领动、朗动等主力车型都月销过万,东风悦达起亚也月销42505辆。虽然无法和当年连破“百万”大关的辉煌相提并论,但是对比上半年跌入地心的暴跌,到9月份环比增幅纷纷超过60%,和10月现代连续两月破八万大关,这都表明了韩系车有要“复苏”的迹象。
看到这相信不少网友都会有疑问,为什么可替代性高的韩系车,还会迎来事业“第二春”?是谁不给力,是日系车不好开吗,还是国产性价比不高了?是消费者飘了还是日系国产车扛不住刀了?
都是也都不是。我们都知道,国产自主品牌是制约韩系车最有力的对手,但是现状是:国产车还没来得及跑过来捡起“跌倒的”韩系车摔出去的市场份额,韩系车就又卷土重来了。
主要今年国产主流品牌长城、吉利、奇瑞等依然都把大招放在了SUV市场,今年上市的新款车都是此类型,比如VV7和领克01。其次当家的销售老将更新换代太慢,比如吉利博瑞、博越、帝豪至今还没上市最新款。而东风悦达起亚在日前的广州车展连发18款22辆车登场,这大手笔着实让人瞩目。
而占了韩系车大便宜的日系车,本应赚的盘满钵满,但是却被自己坑了个惨。今年不断的“丑闻”,各种风波拖累,即便家用车市场的销量目前未收到影响,但是通过收窄的涨幅和召回事件,风波是否会持续发酵,大幅影响销量都不好妄下定论。
韩系车此时正是钻了日系车风波不断的空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趁着消费者视线转移的时机,猛打价格战,夺回被抢占的市场份额。比如最新上市的IX35,直接将定价定在了11.99-16.19万区间,惊呆了众多消费者。不少消费者就被这份所谓的“诚意”打动了。
不过韩系车销量的“第二春”能够持续多久就不好说了,毕竟明年不少合资新款产品登场,更多有影响力的品牌也在下压价格线,国产车也在不断的上位升级,夹在其中生存的韩系车,即便翻红也不太好过。
更多汽车文章请关注图说汽车微信公众号:图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