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歼20未来亚太的对手,美国空军新宠的F-35A,自从服役以来一直面临着空战能力不佳的恶评。对此,美国空军几乎是抓住了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为F-35A“翻案”。2016年6月,美国空军在位于犹他州的希尔空军基地进行对抗性空战演习,期间F-35A创下了“击落”8架模拟敌机的记录。对此,美国空军予以大肆宣传,很显然这种明显的造势有着为此前F-35A在模拟空战中被F-16D创下0:4的完败记录“洗白”的意图。
然而,如果对这次模拟演练有所了解,便不难发现美国空军在进行宣传时恐怕自己也缺乏底气。按照媒体披露的信息,在本次对抗演练中,F-35A作为防御方对抗作为进攻方的F-15E和A-10。结果是F-35A在空战中完胜F-15E,8架F-15E悉数遭到“击落”。表面上看来,这个战果堪称“辉煌”,然而稍对空中作战有所了解的人都能一眼看出其中的问题——且不提作为防守一方的F-35A本身就拥有地面引导、信息保障方面的“主场”优势,就算仅从F-35A和F-15E在性能上的差距来看,F-35A能打出这个战绩也实在是理所当然。F-35A虽然在设计上因“死重”问题而恶名昭彰,但美国空军为该机设定的任务本来就包括制空与防空。按照美国空军的说法,F-35A在机动性方面至少不次于第四代战斗机的主流水准(换句话说就是至少不会比F-16和F/A-18更差),而F-15E由于设计上偏重对地攻击,因此虽然号称是“双重任务”战机,但实际上其机动性已经不能按照F-15设计之初的标准衡量。
况且,F-15E经历多年服役,其机体结构多少会发生老化,这相比于新近服役的F-35A而言必然不占优势。同样,虽然美军从未停止过对F-15E的子系统升级,但是其作为第四代战斗机的设计基础决定了其对先进系统的整合能力无论如何也不会比作为第五代战斗机的F-35A更好。更为关键的一点是,F-35A具备F-15E所不具备的隐身能力,这使得F-35A面对F-15E具有“单向透明”优势,F-35A的飞行员可以在中远距离上从容地发射主动雷达中距空空导弹后“一击脱离”。从上述对比来看,F-35A如果打不出“一边倒”的战绩,反而应该认真反思一下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虽然空战绝非简单的战机性能对比,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在人员素质接近的情况下,技术领先的一方占据优势几乎是必然的。故此,F-35A在这轮对抗中的成绩,实在是没什么值得可吹嘘的。
而在接受为何之前F-35A在模拟空战中惨败于F-16D时,美国空军给出的答复令人啼笑皆非。美国空军官员声称,F-35A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很多技术所具有的性能已经超出了目前美国空军现有的测试设备的能力,因此F-35A的很多项能力事实上无法得出完整的测试结果。这也可能能够解释以前为何F-16能战胜F-35的演习结果。不得不说,美国空军的这个答复实在是有强词夺理之嫌——即便是F-35A的很多性能确实难以在测试中验证,作为第五代战斗机的F-35A至少在可以验证的指标上应该不次于作为第四代战斗机的F-16。然而从目前F-35A的实战表现来看,似乎无法证实这一点。
即便外界对F-35A非议不断,目前美国空军仍然对该机充满信心。美国空军计划投资总计一万亿美元装备2400架F-35A,这个价格堪称“恐怖”——如果不考虑这个投资中包含研发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每架F-35A的价格高达约4.17亿美元。而在2012年底,第5批次的F-35A采购单价就已经达到1.18亿美元,这个价格相当于JSF计划最初预计的3000万美元的3.9倍。如此看来,即使F-35A在性能上能够达到美国空军声称的水平,其性价比也绝对称不上划算。看来美国空军维持和提升作战能力的背后,。而F-35A的价格也验证了一个事实上非常明显的道理——先进装备在带来更高水平作战能力的同时,注定不会贴上“廉价”的标签。